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右痪

猜你喜欢

  • 方海

    蒙医方书。占布拉用藏方撰于十九世纪。载方剂200个。方剂按临床用药作用分别载入内、外、妇、儿等临床各科。1977年由内蒙古巴盟临河县人民医院蒙医科和阜新蒙古族自治县蒙医研究所蒙译,改书名为《蒙医金匮》

  • 状如悬胆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杂病》。《张氏医通》卷八:“有翳从上而下,贯及瞳神,色青或斑,上尖下大,薄而圆长,状如悬胆,盖胆有瘀热,肝胆膏损,变证急来之候。”方用龙胆泻肝汤加丹皮、赤芍等。

  • 疳肿胀

    病证名。疳疾兼见浮肿腹胀的证候。《婴童百问》:“疳肿胀者,虚中有积,其毒气交并,故令肚腹肿胀。由是脾复受湿,故令头面脚手虚浮是也。”如肺气不宣,脾失健运,则可伴有胸膈饱闷不舒,咳嗽气喘等。治以健脾化气

  • ①五音之一。肝者角,其音调畅中正,长而直。②五不女之一。详五不女条。③古时用兽角制成的杯罐作拔罐工具,故名。据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五十二病方》载:“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枣(核)者方:以小角角

  • 药引

    指引经药。即方中的使药。又称引经报使,某种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咽喉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

  • 风疹块

    病名。出《中医外科学讲义》(上海中医学院编)。即瘾疹,见该条。

  • 冒暑眩晕

    病证名。见《世医得效方》卷三。又称中暑眩晕。详该条。

  • 痰粘稠

    痰质胶粘浓稠难咯,色白带黄,多属肺热。

  • 兴隆

    经外奇穴名。《凌氏汉章针灸全书》:“兴隆二穴,小肠为腑,主心中冷惫年深,气上攻或结双痃或痞块,兴隆二穴与针通。其穴在脐角斜上一寸,以指按痃跳是穴。令人仰卧之,取草一根作三寸三折,一角按神阙中,二角尽处

  • 黑眼病

    证名。指黑睛部位病痛。详目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