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变蒸

变蒸

婴儿在生长过程中,或有身热、脉乱、汗出等症,而身无大病者。此说始于西晋·王叔和,隋唐医家,日相传演,其说益繁。《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小儿变蒸者,以长气血也。”《千金要方》:“凡小儿自生三十二日一变,再变为一蒸。凡十变而五小蒸,又三大蒸,积五百七十六日,大小蒸都毕,乃成人。”并谓“小儿所以变蒸者,是荣其血脉,改其五脏。”《外台秘要》:“其变蒸之候,令身热,脉乱,汗出,目睛不明,微似欲惊”。张景岳对此持有异议,《景岳全书》:“凡属违和,则不因外感,必以内伤,初未闻有无因而病者,岂真变蒸之谓耶?”清·陈复正支持这一见解。多数医家则认为变蒸不是疾患,而是小儿发育的自然现象。

猜你喜欢

  • 吴砚丞

    【介绍】:见吴亦鼎条。

  • 木蒴藋

    出《新修本草》。为接骨木之别名,详该条。

  • 风壅头痛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附余·风热门》。指风热壅盛所致的头痛。症见头痛而头目昏眩。治宜祛风清热,如羌活汤、芎芷汤等方。参见头痛条。

  • 活幼心法大全

    见活幼心法条。

  • 清暑益元散

    ①《症因脉治》卷四方。香薷、鲜藿香。以水煎汤调六一散。治热霍乱,湿热所胜,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②见《症因脉治》卷二。即四味香薷饮第一方,见四味香薷饮条。

  • 杨梅毒喉

    病名。《喉科种福》卷二:“大麻风,山岚瘴气也。岭南人最多此病,岭以北之淫疮亦大麻类也,递相传染,人皆畏之而恶之,不齿于人类,然有更衣时,触厕缸秽气而成者,有受湿成之者,不治,与治之不得其法,遂至毒冲顶

  • 漆疮

    病名。由感受漆毒而发生的皮肤病。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又名漆咬。因禀性畏漆,感受漆气而成。多发生在暴露部位,接触的皮肤突然焮热作痒,起小丘疹及水泡,抓破则糜烂流水;重者可遍及全身,并见形寒、发热、

  • 目视一物为两候

    证名。《诸病源候论》卷廿八:“目是五脏六腑之精华。凡人脏腑不足,精虚而邪气乘之,则精散,故视一物为两也。”即视歧,详该条。

  • 多卧

    证名。指经常困倦欲睡之症。《灵枢·大惑论》:“肠胃大则卫气留之,皮肤湿则分肉不解,其行迟。夫卫气者,昼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

  • 八大锤

    见《江西草药》。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