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法之一。是治疗胃气虚寒的方法。症见胃脘隐痛,得食痛减,吐清水,大便稀烂,舌淡白,脉细。常用方如黄芪建中汤。
见《四川中药志》为鸡肫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路路通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即甜瓜茎,详该条。
见《苏州本产药材》。为蜣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医官。里居不详。政和年间(1111~1117)以医得为中卫大夫,总辖修建明堂所医药提举,入内医官,编类《圣济经》提举太医学。政和六年(1116)曾会同医官龚璧、丁阜等多人校勘《证类本草》,
【介绍】:南北朝时期北魏官吏,兼懂医术。清河东武城(今北京市境内)人。
病证名。指呼吸急促,伴有咳嗽的证候。一般多因肺气虚弱,内有顽痰宿饮,一旦外感寒热之邪,以致内与痰饮交阻,肺失宣降,则成喘疾。《证治准绳》:“小儿喘急,重于咳嗽,然有虚实冷热之分。”治实热,宜辛凉开肺,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
见《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为王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