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胆木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柿漆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证治全生集》卷三。即井疽。见该条。
【介绍】:见崔嘉彦条。
《审视瑶函》卷五方。黄柏(盐水炒)、知母(盐水炒)、黄连(酒炒)、茯苓、生地黄、枸杞子、寒水石各二两,当归(酒洗)、白芍药(酒炒)、草决明各一两,独活八钱。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空腹白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指蛔虫扰及胆胃而致剑突下剧痛,伴有口噤或哭叫的证候。《幼科发挥》:“虫病乃蚘虫攻其心痛也。发则目直视,口噤不言,或大叫哭,口中流沫涎水,面色或青或白,手足强直,宜急攻之。”一般
湿润。《素问·气交变大论》:“四维有湍润埃云之化。”指四方有湿润的气候。
病名。①指感受风热引起的温病。见《温热经纬·叶香岩三时伏气外感篇》。《温病条辨·上焦篇》:“风温者,初春阳气始升,厥阴行令,风挟温也。”多发于冬春二季。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口渴、脉浮数等。初起
【介绍】:见卞大亨条。
【介绍】:明代文人。字仪用。浙江嘉兴人。编有《药镜》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