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窍之一。外耳道出口的孔窍。参见七窍条。
病名。《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蘖汁,脉自沉……”可伴两胫冷,身疼重,腰髋弛痛或小便不利等。由汗出入水壅遏营卫,或脾胃湿热郁伏熏蒸肌
出《太平圣惠方》。为绿豆之别名,详该条。
痰证之一,即湿痰。见《不居集》卷十七。详该条。
病名。见《喉科秘钥》。多由心火上炎致上腭生疔,疼痛甚剧,饮食吞咽有碍,身发寒热等。《喉科秘旨》卷上:“疼而微白蚂蝗疔,腭上生来韭菜形,内不肿兮发寒热,速宜针刺自然平。”治宜解毒泻火。用黄连解毒汤、三黄
见《河北药材》。即白僵蚕,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即水翁花,详该条。
见《广州植物志》。为梵天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鹿茸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金匮要略》。即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