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剥苔

猜你喜欢

  • 目夕昏

    病证名。即目常日夕昏。详该条。

  • 正对口疔

    病名。见《治疔大全》。疔疮生于颈后正中(天柱骨间)对口处者。初起痒而不痛,有一小吻,顶上一小点如麻子大,或红或黄,治宜急刺百劳、委中二穴。详见疔疮条。

  • 羊毛疔瘤

    病名。出《增辑验方新编》。即羊毛疔。见该条。

  • 罗整斋

    【介绍】:见罗国纲条。

  • 芦巴

    见《本草原始》。为胡芦巴之简称,详该条。

  • 枫杨皮

    见《湖南药物志》。即枫柳皮,详该条。

  • 天盖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缺盆,见该条。

  • 阴虚黄喉

    病名。见《喉科种福》卷五。多由素属阴虚之体或内伤久病,肾阴虚损,虚火上炎客于咽喉所致。证见满口皆黄,但其黄如淡金,干净无垢,口无涎丝,外显潮热或兼腰膝酸软,唇红颧赤。或如久病痨瘵之人等一派阴虚于下,阳

  • 内托复煎散

    《医学入门》卷七方。地骨皮、黄芪、白芍药、黄芩、白术、茯苓、人参、甘草、当归、防己、肉桂各一两,苍术一斤,防风三两。水煎分服,一日内服完。治阴症痈疽,毒蕴于中者。

  • 幼科医学指南

    见幼科指南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