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陆川本草》。为锦地罗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既均,号杏庵。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纲(梅涧)之次子,初攻举子业,能诗文,后专攻医学,与其兄郑瀚(一作承瀚)朝夕共同钻研医学,亦精喉科。撰《熟地黄论》、《咽喉伤燥
唐代太医署中的一种职称。其职责为学习并协助药园师种植药物,共8名。参见药园条。
见《广西中兽医药用植物》。为兖州卷柏之别名,详该条。
见《药材资料汇编》。即草豆蔻,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为爵床之别名,详该条。
见《医学集成》。为黄芪之处方名,详该条。
病证名。小儿哮喘的一种证型。见明·秦景明《幼科金针》。又名咸哮、盐哮、醋哮。前人认为肺乃轻清之脏,恶咸酸热毒,故咸酸之物,食之太过,影响于肺,可成哮拔。其证气促时发时止,参小儿哮喘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茅膏菜之别名,详该条。
见《岭南草药志》。为鹰不泊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