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根黄苔,尖灰苔。苔厚而干燥,兼见二便闭,发热,口渴引饮,大汗出,为脏腑实热,胃有食滞,宜清热导滞(见《伤寒舌鉴》)。
病名。即兔缺。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周祐条。
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为硼砂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曾鼎《妇科指归》。指差经。详该条。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继病,详该条。
病名。见明·倪维德《原机启微》。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针灸著作。1卷。撰人佚名。约成书于金元之际。后辑入元代著名的医学丛书《济生拔萃》中。本书系节录《针经》(后世传本即《灵枢》)中十二经脉的五腧穴流注部分并加以发挥而成。首论十二经气血多少、十二经流注孔穴
麻疹舌苔主要辨黄、白、黑三种。白苔为肺热,黄苔为脾胃热,宜用清热解毒或随证施治。若黑而湿润,为热在血分,黑而干燥苔,为热在气分,宜分别选用清热解毒凉血,或清气分实热之剂治之(见《麻科活人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