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法之一。亦称补脾、益脾。治疗脾虚、运化功能减弱的方法。用于面色萎黄、疲倦无力、饮食减少、食后腹胀、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弱等脾气虚弱证候。常用党参、莲子、白术、茯苓、山药、薏苡仁等药。方如参苓白术散
医话著作。杨则民遗著,董汉良等整理。整理者从杨氏遗著中采辑出医学言论201则,分为六部:一、说理、讨论医事医术,二、论、病、论病因病机,三、议法、治疗法则,四、阐方、评介古今方剂,五、述药之性、理、效
出《证治准绳·幼科》。即初生不啼。详该条。
即四花与患门两穴之联称。详各该条。
用苦寒药物祛除湿热病邪的方法。临床用于腹痛腹胀、大便稀烂热臭,舌苔黄腻等肠胃湿热证候。常用黄连、黄芩、黄柏、枳壳、猪苓等。
见《明医指掌》卷十。即疳。详疳条。
【介绍】:见刘哈刺八都鲁条。
出《灵枢·经别》。即足太阴经别。详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手心毒偏于掌边者。见手心毒条。
见高憩云外科全书十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