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名。《灵枢·师传》:“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马元台、张志聪及后人多以骷作,即骨。参见该条。
前囟的别称。出《奇效良方》。婴幼儿气血虚弱者,则囟门虚软而不实。
出《神农本草经》。为入地金牛之别名,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透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黄毛耳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胆气,详该条。
中心黑厚燥苔,舌边红色。为脾胃热极,热盛津枯之候。急用三黄白虎汤或生脉散合黄连解毒汤清热泻火生津,大便秘结者,宜承气汤下之(见《伤寒舌鉴》)。
见《中国主要植物图说·禾本科》。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江涵暾条。
养生术语。始见于《灵枢·病传篇》:“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焫、饮药之一者。”参见导引及行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