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指脾虚中寒,统摄失权所致的大便下血。《张氏医通·诸血门》:“因冷饮中寒,或杂食生冷,血为寒凝而下,必腹痛色晦淡。宜附子理中倍炮姜加酒连。”此外尚可见怯寒神疲,舌质淡红,脉象沉细等。《金匮》黄土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咽痛。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牵牛子之别名,详该条。
由劳神过度或久病、热病耗伤心阴所致。又称心血虚。症见心悸,心烦,失眠,易惊,健忘等;甚则可见盗汗,低热,五心烦热,口干等症;舌红少津,脉细数或促。治宜养心安神。
①《杂病源流犀烛·脏腑门》卷二方。升麻、玄参、射干、连翘、栀子、黄芩、石膏、当归尾、麦门冬、生地黄、薄荷、大黄、金银花、甘草节。水煎服。治疹后热毒上冲,喉哑疼痛,饮水不止。②《疫喉浅论》卷下方。荆芥穗
见《广西中草药》。为古羊藤之别名,详该条。
见《寿域神方》。即龙脑冰片,为冰片药材之一种,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红管药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救伤秘旨》。即肩关节脱臼。详肩甲骨出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