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岭南科学杂志》。为笔仔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经集注》。即营实,详该条。
证名。指筋痿。《医宗必读·痿》:“肝痿者,筋痿也。”详筋痿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香茅。详该条。
【介绍】:见吴勉学条。
经穴名。代号ST20。出《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上5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又云去任脉三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分支;并有第七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通过。主治胃痛,呕吐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旋覆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卷四。即目眶岁久赤烂。详该条。
书名。3卷。清·郭志邃撰于1675年。作者鉴于痧胀病症发病多、传变快,治不对症,命在须臾,遂搜求前人有关学术经验,总其大纲,撮其要领。上卷列痧胀发蒙论、痧胀要语及痧胀脉法;中卷、下卷结合实际治例,叙述
经验方。见《中华医学杂志》1976;(6)。丹参、赤芍药各15克,桃仁9克。水煎服。用于子宫外孕休克型(指宫外孕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腹腔内出血,有休克征象者)和不稳定型(指宫外孕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