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即小儿小便出血。多由胎热结于下焦,损伤阴络,血热妄行,下渗膀胱所致。《证治准绳·幼科》:“溺血者,盖心主血,血与小肠相合,血之流行,周遍经络,循环脏腑,若热聚膀胱,血渗入脬,故小便血出也。”又
见伤寒论后条辨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青叶胆之别名,详该条。
出《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即妊娠。详该条。
【介绍】:见石芾南条。
出《温热论》。温邪犯肺之后,不顺传气分而迳入心包。主要证候有高热、神昏、谵语、心烦、舌绛,脉数等。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水苦荬之别名,详该条。
导便法之一。用猪胆汁加入醋少量,和匀,灌入肛门内(见《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适用于病后或老年、新产,因肠胃津液不足,大便秘结,体虚不任攻下者。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鸡肝散之别名,详该条。
厥阴病证型之一。包括阳虚寒厥和血虚寒厥。详厥阴病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