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人参败毒散

人参败毒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人参败毒散

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

处方柴胡(去芦.二钱),川芎(一钱半),前胡(去芦)、甘草(炙)、人参(去芦)、桔梗(去芦)、羌活(去苗)、独活(去苗)、茯苓(去皮)、枳壳(麸炒),各一钱。薄荷少许。

功能主治伤寒头痛,壮热恶寒及风痰咳嗽,鼻塞重重,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人参败毒散

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

处方柴胡(去苗)、甘草桔梗人参(去芦)、川芎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右十味,各三十两。

炮制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并皆治之。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七分,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人参败毒散

药方名称人参败毒散

处方柴胡(去苗)甘草(烂)桔梗人参(去芦)芎藭茯苓(去皮)枳壳(去瓤,麸炒)前胡(去苗,洗)羌活(去苗)独活(去苗)各900克

制法上药十味,研为粗末。

功能主治益气解表,散风祛湿。治伤寒时气,头痛项强,壮热恶寒,身体烦疼,及寒壅咳嗽,鼻塞声重,风痰头痛,呕哕寒热。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薄荷各少许,同煎至10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寒多则热服,热多则温服。

备注方中羌活独活善祛一身风湿之邪。解表止痛;柴胡薄荷川芎疏散风邪,助羌、独解表疏风。前胡桔梗枳壳茯苓理气化湿祛痰;人参益气扶正;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在表散药中配用人参一味扶正祛邪,可鼓邪从汗而解。正如吴昆所说:"培其正气,败其邪气,故日败毒"。综合全方,有益气解表。散风祛湿之功。对正气不足,感冒风寒湿邪,或疮疡、痢疾初起,见有上述症状者,皆可应用。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八风十二痹散

    《千金翼》卷十六:八风十二痹散药方名称八风十二痹散处方细辛1两,巴戟1两,黄耆1两,矾石(烧)1两,厚朴(炙)1两,白敛1两,桂心1两,黄芩1两,牡荆1两,山茱萸1两,白术1两,女萎1两,菊花1两,人

  • 解郁汤

    《医学入门》卷七:解郁汤药方名称解郁汤处方柴胡黄连黄芩黄耆地骨皮生地 热地白芍各等分功能主治养血解郁,清热泻火。治气郁化火,迫血妄行而致衄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傅青主女科》卷下:

  • 犀角紫河车丸

    药方名称犀角紫河车丸处方紫河车1具(洗净,焙干用)鳖甲(酥炙)桔梗(去芦)胡黄连芍药大黄贝母(去心)败鼓皮心(醋炙)龙胆草黄药子知母各7.5克犀角(镑末)蓬术芒消各4.5克朱砂6克制法上药十五味,为末

  • 建中黄耆汤

    《圣惠》卷二十七:建中黄耆汤药方名称建中黄耆汤处方黄耆2两(锉),桂心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牡丹皮3分,泽泻1两,白芍药3分,山茱萸1两,远志半两(去心),当归1两。制法上为粗散。

  • 多效散

    药方名称多效散处方诃子肉、五倍子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唇紧疼及疮。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济方》叫作"立效散"。摘录《卫生宝鉴》卷十一

  • 御爱姜苏丸

    药方名称御爱姜苏丸处方紫苏叶(拣净.五两)乌梅肉(切炒.二两)甘草(生.三分) 桂心(去麄皮.半两)香薷(拣净.半两)生姜(切.焙干.一分)木瓜(干者二两.如生.去皮穰.切焙)炮制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 建脾散

    《证治准绳·幼科》卷七:建脾散药方名称建脾散处方白茯苓(去皮)人参各30克厚朴90克(用姜汁炙)苍术(米泔浸一宿)120克 陈橘皮(去白)150克甘草60克(半生半熟)草果子(去皮)60克制法上药共研

  • 阿胶棋子

    药方名称阿胶棋子处方阿胶(炙燥,为末)1两,干姜(炮裂,为末)半两,薤白(煮烂,细研)7茎。功能主治泄痢。用法用量上药以面5两拌和,薄切如棋子大,熟煮,空腹食之;少入五味调和亦得。摘录《圣济总录》卷一

  • 利水煎

    药方名称利水煎处方陈皮1钱,木通1钱,腹皮1钱,茯苓1钱,车前3钱,米仁3钱,茵陈1钱半,槟榔8分。功能主治膨胀,水肿。用法用量水煎服。注意忌盐,食淡。摘录《仙拈集》卷一

  • 八味人参浴汤

    药方名称八味人参浴汤处方人参半升,牡蛎半升,雷丸半升,沙参1升,苦参1升,玄参1升,丹参1升,大黄3升。功能主治伤寒、温病惊痫。用法用量水3斗,苇薪煮3沸,停后煮小沸,度1斗许,去滓,先以3指染药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