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软

五软

病证名。①指头软项软、手软、脚软肌肉软。见《婴童百问》。多系禀受不足,气血不充,故骨脉不强,筋肉痿弱。明·薛铠保婴撮要》:“原其要,总归于胃。盖胃为水谷之海,为五脏之本,六腑之大原也。治法必先以脾胃为主,俱用补中益气汤,以滋化源。头项手足三软,兼服地黄丸。”详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各条。②即胎怯。出《古今医统》。详该条。

猜你喜欢

  • 肺失清肃

    指肺气失却清肃下降功能的病机。肺气以清肃下降为顺,如病邪犯肺(包括外感、内伤等各种病因),影响清肃下降,可出现咳嗽、痰多、气促、胸膈胀闷等证候。久患咳嗽的病人,肺气损伤,肃降失常,可进一步导致肺气上逆

  • 大椎骨

    骨名。即旋台骨。详该条。

  • 坎水廓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系用八卦配自然界之物质现象而命名者。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即水廓。详该条。

  • 疮痂

    见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即痘痂。详该条。

  • 红断纹裂舌

    舌红有横断裂纹而痛。裂纹不深者,多为老年素体阴亏,宜补肾滋阴。裂纹深而多者,为阴虚火旺,宜滋阴降火(见《伤寒舌鉴》)。

  • 五脏

    心、肝、脾、肺、肾五个脏器的合称。脏是指胸腹腔内之组织充实致密,并能贮存、分泌或制造精气的脏器。《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写也,故满而不能实。”《灵枢·本脏》:“五脏者,所以藏精神血

  • 六腑气

    指六腑气化功能失调而致的病候。《灵枢·九针论》:“六府气,胆为怒,胃为气逆、哕,大肠小肠为泄,膀胱不约为遗溺,下焦溢为水。”

  • 水针麻醉

    针刺麻醉法之一种。是在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通过注入注射用水或药液以刺激经络穴位达到镇痛作用而施行各种手术。目前应用于普通外科、五官科、胸外科、神经外科及各种门诊小手术,其中以

  • 心疔

    病名。①出《外科启玄》卷二,即生于心之俞穴心俞,募穴巨阙及手少阴心经之经穴灵道、井穴少冲等部位的疔。其色赤,发热心烦,睡眠不安,口干,其痛应心,小便赤,面赤。治宜清心解毒,用泻心汤加托里解毒之品。②见

  • 无毒

    指药物性味和平者,多属调理扶正之品。《素问·五常政大论》:“无毒治病,十去其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