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多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症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皮汤等方。本证可见于
见普济本事方条。
十五络脉之一。出《灵枢·经脉》。即足阳明络脉,见该条。
①即外治法。详该条。②同外取。详该条。
见《江苏药材志》。为绵枣儿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治疗大全》。指疔生于手背威灵穴。证治见手发背条。
【介绍】:见周魁条。
见《本草纲目》卷三十五下巴豆。因形似荷花瓣或圆钱形,故名。即体癣。
南北朝时称双生为厘孳。详双生条。
病证名。亦名感冒挟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小儿身热,饮水悸惕,手足摇动,上视弄舌,印内青筋,见掌中赤,怕物生涎,此为惊热。”宜荆防败毒散加蝉蜕、僵蚕、钩藤钩,送服牛黄镇惊丸,或琥珀抱龙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