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二仙汤

二仙汤

《妇产科学》:二仙汤

药方名称二仙汤

处方仙茅9克 仙灵脾9克当归9克巴戟天9克黄柏4.5克知母4.5克

功能主治温肾阳,补肾精,泻肾火,调冲任。主妇女月经将绝未绝。周期或前或后,经量或多或少,头眩耳鸣,腰酸乏力,两足欠温,时或怕冷,时或轰热,舌质淡,脉沉细者。现用于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高血压、闭经,以及其它慢性疾病见有肾阴、肾阳不足而虚火上炎者。

用法用量日服一剂,水煎取汁,分二次服。

可随症加益母草9克、桑寄生9克、杜仲9克以补肾调经;或加枸杞子9克,白菊花6克以平虚阳。

备注方中仙茅、仙灵脾、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黄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全方配伍特点是壮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由于方用仙茅、仙灵脾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

摘录《妇产科学》

寿世保元》卷八引刘孟门方:二仙汤

药方名称二仙汤

处方黄芩(去朽)、白芍药(生用)各等分。

功能主治麻疹既出而复没,或出不尽,心慌,哭啼不止,十分危急,死在须臾;或下痢腹痛。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寿世保元》卷八引刘孟门方

猜你喜欢

  • 五香拈痛丸

    药方名称五香拈痛丸处方木香官桂丁香乳香藿香叶沉香各15克斑蝥7枚巴豆3粒(去油)制法上八味,共为细末,白面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心腹痛,或又有小腹痛者。用法用量每服50丸,姜汤送下。摘录《女科百

  • 俞山人降气汤

    药方名称俞山人降气汤处方前胡、五加皮(姜汁涂.炙)、厚朴(姜浸一宿.炒)、麻黄(去芦)、当归、紫苏子(微炒)、甘草(炙)、肉桂(不见火)、陈皮(去白)、半夏曲(炙),各一两。干姜(炮)、人参、附子(炮

  • 内疏黄连汤

    药方名称内疏黄连汤别名黄连内疏汤(《外科心法》卷七)。处方黄连芍药当归槟榔木香黄芩山栀子薄荷桔梗甘草各30克连翘60克制法上药除槟榔、木香为细末外,余并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疮疡热毒炽盛,

  • 蒲黄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蒲黄散药方名称蒲黄散处方干荷叶(炙)、牡丹皮、延胡索、生干地黄、甘草(炙),各三分;蒲黄(生)二两。炮制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产后恶露不快,血上抢心,烦闷满急,昏迷不

  • 复方扶芳藤合剂

    药方名称复方扶芳藤合剂处方扶芳藤、黄芪、红参性状为红棕色的澄清液体;气芳香,味甜、微苦。炮制上三味,红参用65%乙醇加热回流提取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提取液,滤过,滤液备用;药渣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

  • 当归贴

    《千金翼》二十三:当归贴药方名称当归贴处方当归(1作当陆)2两,黄芩2两,黄连2两,大黄2两,莽草2两,白芷2两,白敛2两,白及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疮痈诸肿。用法用量消胶汁稍稍和如泥,涂纸贴肿上

  • 柏枝散

    《肘后》卷八:柏枝散药方名称柏枝散别名柏枝汤处方柏东向枝(晒干)。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疾疫流行。用法用量柏枝汤(《普济方》卷一五一引《经验良方》)。摘录《肘后》卷八《幼幼新书》引《王氏手集》(见《永乐

  • 茯苓饼子

    药方名称茯苓饼子处方白茯苓4两(为末),头白面2两。功能主治辟谷绝食。主用法用量上同调水煎饼。面稀调,以黄蜡代油,煿成煎饼,蜡可用3两。饱食1顿,便绝食。至3日觉难受,3日后,气力渐生,熟菓芝麻汤、米

  • 桂药散

    药方名称桂药散处方没药1分(研),官桂半两,当归3分(生用)。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如伤寒候,寒热不调,心惊头昏,体虚,四肢无力,饮食全不思。用法用量每服1大钱,炒葱白酒送下,日3次。摘录《普济方》

  • 保婴镇惊丸

    药方名称保婴镇惊丸处方大黄1两5钱,甘草1两,朱砂面3钱。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5分重,蜡皮或蜡纸筒封固。功能主治清热、镇惊、导滞。主小儿急热惊风,实热目赤,口疮,便燥,小便赤黄。用法用量每次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