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乌药顺气散

乌药顺气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乌药(二钱)陈皮(二钱)麻黄(去根节.一钱) 白僵蚕(炒.去丝嘴.一钱)川芎(一钱)枳壳(麸炒.一钱)甘草(炙.一钱)桔梗(一钱)白芷(一钱)干姜(炮.半钱)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凡卒手足瘫痪、言语塞涩,先宜多服此药,以疏通气道,然后随证投以风药。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三片,红枣一枚,煎至一钟,食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二两。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一两。干姜(炮)半两。

炮制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治男子、妇人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旋晕。及疗瘫痪,语言蹇涩,筋脉拘挛。又治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臆,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至七分,温服。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三寸,同煎并服,出汗见效。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服。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三叶煎服。孕妇不可服。常服疏风顺气。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乌药顺气散

药方名称乌药顺气散

处方麻黄(去根、节)陈皮(去瓤)乌药(去木)各60克 白僵蚕(去丝、嘴,炒)川芎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炒)白芷桔梗各30克干姜(炮)15克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疏风顺气。治一切风气,攻注四肢,骨节疼痛,遍身顽麻,头目眩晕;瘫痪,语言謇涩,筋脉拘挛;脚气,步履艰难,脚膝软弱;妇人血风,老人冷气,上攻胸膈,两胁刺痛,心腹膨胀,吐泻肠鸣。

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100。毫升,温服。如四时伤寒,憎寒壮热,头痛肢体倦怠,加葱白9厘米;如闪挫身体疼痛,温酒调;遍身瘙痒,抓之成疮,用薄荷3叶煎服。

注意孕妇不可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

猜你喜欢

  • 楝皮汁

    药方名称楝皮汁处方楝根皮(削去外苍皮不用,只用白者)。功能主治小儿虫动,心腹疼痛。用法用量上煮浓汁,内服。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三

  • 决壅破饮丸

    药方名称决壅破饮丸处方半夏(汤泡7次)、桔梗(炒)、枳实(去瓤,麸炒)、天南星(汤泡7次)、青皮(去瓤)、麦糵(炒)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如梧桐子大,焙干。功能主治赶逐痰饮,快气利膈。主脾

  • 大圣一粒金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圣一粒金丹药方名称大圣一粒金丹处方大黑附子(炮.去皮尖)、大川乌头(炮.去皮尖)、新罗白附子(炮),各二两。白蒺藜(炒.去尖刺)、白僵蚕(洗.去丝.微炒)、五灵脂

  • 人参润肺丸

    药方名称人参润肺丸处方人参款冬花(去梗)细辛(去叶,洗)杏仁(去皮、尖,麸炒)甘草(爁)各120克知母180克肉桂(去粗皮)桔梗各15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功能主治治肺气不足,咳

  • 华盖煮散

    药方名称华盖煮散处方款冬花(去梗)1两,知母1两(焙),贝母(去心,炒)1两,紫菀(去苗土)3分,桔梗(炒)3分,木香半两,甜葶苈(微炒)半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炒)3分,防己半两,蝉壳1两。制法上为

  • 人参款花散

    药方名称人参款花散处方人参款冬花各15克知母贝母半夏各9克 御米壳(去顶,炒)60克制法上药研为粗末。功能主治治气喘咳嗽,日久不已者。用法用量每服9~12克,用水220毫升,加乌梅1个,煎至150毫升

  • 三黄宝蜡丸

    《医宗金鉴》卷七十五:三黄宝蜡丸药方名称三黄宝蜡丸处方藤黄(以秋荷叶露泡之,隔汤煮十余次,去浮沉,取中,将山羊血拌入,晒干)120克天竺黄(无真者,九转南星代之)红芽大戟刘寄奴血竭各90克 孩儿茶雄黄

  • 孩儿散

    药方名称孩儿散处方熊胆5分,孩儿茶2分,片脑1分。制法上为末,人乳调。功能主治肛脱热肿。用法用量本方方名,疑为“孩儿茶散”。摘录《东医宝鉴·外形篇》卷四引《医学入门》

  • 枳实散

    《太平圣惠方》卷十五:枳实散药方名称枳实散处方枳实30克(麸炒令微黄)人参30克(去芦头)干姜15克(炮制,锉)白术22.5克 桂心22.5克甘草15克(炙微赤,锉)桔梗22.5克(去芦头)木香15克

  • 附子理中丸

    《中国药典》:附子理中丸药方名称附子理中丸处方附子(制)100g党参200g白术(炒)150g干姜100g甘草100g性状为棕褐色或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的大蜜丸;气微,味微甜而辛辣。炮制以上五味,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