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乌倍散

猜你喜欢

  • 蔺道人仙授理伤续断方

    见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条。

  • 四气

    ①又称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神农本草经》:“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温与热,寒与凉,只是程度上的差别。此外,还有平性药,性质比较和平,其中也有微寒微温者,仍属于四气之内,故称四气,而不称

  • 鼻搧

    证名。系指鼻翼搧动。由肺热炽盛、热毒熏蒸鼻窍致“鼻搧气促”(《疫痧草》卷中)。症见鼻翼搧动、鼻孔煤黑,干灼或衄血、鼻促气热,口干欲饮。治宜清肺泻热。可选用清瘟败毒饮或加减普济消毒饮。若鼻窍出血,可酌加

  • 急者缓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对拘急强直之证如口噤项强、手足拘挛等,要使其舒展缓解。例如寒邪侵袭,筋脉拘急,须用温经散寒法以缓之;如因热邪侵袭,热盛动风手足抽搐,须用泻火熄风法。如因肝风内动而见抽搐,

  • 医学摘瑜

    综合性医书。2卷。清·韩永璋撰于1906年。本书摘编作者临证医案、师授家传治验及研究古医书心得。上卷有内、妇、儿科数十条医案;下卷医论、集方、汤头歌括。对伤寒病证的辨析,以及伤寒、温病治疗要领,有简要

  • 开喉箭

    ①见《湖南药物志》。为朱砂根之别名。②见《分类草药性》。为射干之别名。各详该条。

  • 针方六集

    针灸丛书。6卷。明·吴昆撰。刊于1618年。卷1《神照集》,论经脉流注经穴及奇穴;卷2《开蒙集》,载《窦太师标幽赋》(吴注)、八法针方(八穴)、五门针方(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及十二经补母泻子法

  • 桃花癣

    病名。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即吹花癣。详该条。

  • 束胎散

    见《丹溪心法》卷五。即达生散,见该条。

  • 色以润泽为本

    诊法。出《望诊遵经》。望面部色泽用以推断疾病的预后。人体内在气血盛衰,可外现于面部色泽,尽管病色各有不同,总以明润光泽,预后较好;枯晦不泽,预后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