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生于皮肤上的呈褐色或淡黑色上斑点,约针头乃至绿豆大,略高出皮面。多散发于面、颈或手背等处。治疗可外用风化石灰30克,石硷15克,共为细末,加水少许调成糊状,以签蘸药点靥子上,
煎服法之一。同冲服。详该条。
十二剂之一。用温热药物以祛除阴寒痼冷之剂。参热可制寒条。
见脉语条。
病邪侵入的部位。《素问·调经论》:“无中其经,邪所乃能立虚。”高士宗注:“使病无中其经,庶受邪之所,乃能立虚。立虚者,使邪即去毋容缓也,此微泻兼补之法也。”
出《神农本草经》。为石之别名,详该条。
见《湖南药物志》。为乌泡刺叶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元代医生。字百亨。山西稷山人。1341~1368年(至正年间)任平阳路(今山西临汾)医学教授。子权继其业。
见《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为光慈菇之简称,详该条。
【介绍】:参见周扬俊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