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两气

两气

真气邪气。《灵枢·胀论》:“真邪相攻,两气相搏,乃合为胀也。”②两种邪气。《素问·痹论》:“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

猜你喜欢

  • 刺血拔罐法

    即刺络拔罐法。详该条。

  • 王气

    王,通旺。指当旺之气。《素问·至真要大论》:“治其王气,是以反也。”

  • 肺气虚

    出《素问·方盛衰论》。又称肺气不足。多由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嗽气短,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言,声低,怕冷,自汗,面色白,舌质淡嫩,脉虚或弱。治疗可用补脾益

  • 妄语

    见《难经·十七难》。即妄言。详该条。

  • 薛氏医案

    ①丛书名。又名《薛氏医案二十四种》。明·薛己等撰,吴琯辑。初刊于明·万历年间。本书系薛己及其父薛铠所撰集校注的医书24种合刊而成。其中薛己所撰有《内科摘要》、《外科发挥》、《外科心法》、《外科枢要》、

  • 肾疸

    病名。①九疸之一。《外台秘要》卷四:“肾瘅,其人唇干,葶苈子主之。”②《辨证奇闻》:“肾疸之症,身体面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不得卧,人亦以为黄疸也,谁知是肾寒之故乎。”治法须补肾中之火而佐以健脾

  • 晶珠本草

    藏药学著作。又译《无垢晶串》。藏音《吉美协称》。清代藏族帝玛尔·丹增彭措著。作者生卒年代待考。全书于1835年完成初稿,1840年正式出版。分上、下两部,前者以偈颂体写成,后者以叙述文体写成。载药22

  • 湿腰痛

    腰痛之一。见《济生方·腰痛》。因雨露水湿侵袭腰部所致。证见腰冷腰痛,如坐水中,身体沉重,或见身肿,逢阴雨则痛剧,脉缓。治宜温化水湿。小便不利者则宜渗利,可用不换金正气散、肾着汤、渗湿汤等方。湿本阴邪,

  • 耳响草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磨盘草之别名,详该条。

  • 炮制

    又称炮炙、修治、修事。泛指药材的加工处理,如切饮片、炙、煅、蒸、淬等。药物炮制,早在《内经》和《神农本草经》已有记载,至刘宋·雷教著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专书。炮制的目的在于:①清除杂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