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焦湿热
即湿热下注。见该条。
即湿热下注。见该条。
二十三蒸之一。见《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详二十三蒸条。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环颈而生破溃难敛的瘰疬。出《疡科全书》。病势凶险,多因瘰疬治疗不当而致。
见神光条。
痰证之一。指喘而有痰者。虚喘、实喘皆可见此症。《不居集》卷十七:“喘痰:虚喘者,气乏身凉,痰冷如冰;实者,气胀胸满,身热便硬,喘动有痰而有声。”方用定喘汤加减。参见喘证有关条。本症可见于哮喘性支气管炎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莎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由于邪盛正虚或治疗失当,在表的邪气陷入于里的病变。如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症见不恶寒、发热更高而神昏、澹妄。又如《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参内陷条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名。见该条。
鼻尖两侧的鼻翼部。望诊此处可以作为诊察胃病的参考。《灵枢·五色》:“方上者,胃也。”
道士炼丹工具。亦称丹鼎。多为可以加火的密闭的铜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