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上腭痈

上腭痈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三。①系指痈生于口内上腭处。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多由少阴三焦积热而成。症见口中上腭肿起,状若紫葡萄悬于上腭;或寒热大作,舌不能伸缩,口不能开阖,鼻中时出红涕,语言、吞咽均感困难,患者欲仰面而卧。《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治宜解毒、泻热、消肿。可用黄连消毒饮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等加减。或待脓熟时以刀针刺破排脓。②指生于悬雍垂局部的痈肿。详悬痈条。

猜你喜欢

  • 室女经来复断

    病名。《陈素庵妇科补解》:“室女天癸已至,复止不来,此系先天精血不足,或十岁左右多病,冲任衰弱,气血未充,故来而复断也。不必用通经药。治法当滋养阴血,补脾和胃,则经血自期而下矣,宜服大补二天膏。”(熟

  • 肝藏血

    出《灵枢·本神》。指肝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血液来源于水谷精微,贮藏于肝脏,供全身脏腑组织维持正常活动及筋骨运动之需。《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素问·五藏生成篇》:

  • 产后腹中块痛

    见陆清洁《医药顾问大全·妇人科》。即儿枕痛。详该条。

  • 沙枣叶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的叶。分布东北、华北及西北地区。甘、微涩,凉。清热解毒。治痢疾,肠炎。煎服:15~30克

  • 土蚕

    见《安徽药材》。为蛴螬之别名,详该条。

  • 胎虚不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卷二。指孕妇素体虚弱,孕后气血不足,而致胎虚不安。宜补脾益气,养血安胎。以胎元饮为主。若心气虚者,症见烦躁,心悸失眠,用归脾汤;若肝肾阴虚者,症见急躁易怒,头痛眩晕耳鸣,腰膝

  • 褚澄

    【生卒】:?~483【介绍】:南北朝南齐医家。阳翟(今河南禹县)人。字彦道。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建元年间(479~480)为吴郡太守。博好医方,精岐黄术,无问贵贱皆先审其苦乐、荣悴、乡壤、

  • 嗽药

    ①出《新修本草》。为白前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

  • 淡黄筋

    推拿穴位名。即赤淡黄筋。详该条。

  • 玉桂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肉桂,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