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圣济总录·热劳门》。指虚劳病之呈现热象者。《金匮翼·热劳》:“热劳者,因虚生热,因热而转虚也。”症见身热,面赤,头痛,心神烦躁,口渴,怔忡、盗汗,饮食无味,倦怠多卧,消瘦,或口舌生疮等。治宜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用温热药治寒证,寒象不解而更甚,这不是属于外寒之证,而是真阳(肾阳)不足的虚寒;应温补肾阳,则寒象自除。参见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条。
见《药材学》。为牡荆子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即白花射干,详该条。
经穴名。见《西方子明堂灸经》。即下巨虚,见该条。
【介绍】:见曾若虚条。
二十四节气之一。我国习惯作为春季开始的节气。《灵枢·九针论》:“左足应立春。”古人喻人之形体与气节相应,左足关节与立春相应。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阳桃之别名,详该条。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