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麻疹逆证

麻疹逆证

麻疹透发艰难,病毒内陷者,多属逆证。一般年龄较小、体质较弱的小儿,在出疹时,又遇气候不良,往往疹毒内闭,不能外透;如疹出不透,或一出即收,或发热无汗,或疹色不正,稀疏淡白,或紫暗成片,以致正虚邪实,遂成逆证。清·马之骥《疹科纂要》:凡麻疹“身体极热,隐伏不出,或带紫黑不明,或不突起,与肌肉一平,或一、二日就没,喘嗽利下者,逆。”又“麻未出时,发热,面先青黑,乃毒气攻心者,逆。”应透邪扶正,辨证施治,并加强护理,以促其疹毒外透,由逆转顺。

猜你喜欢

  • 王綎

    【介绍】:明代医生。字大仪,太平府(今安徽当涂)人。因病,发其先世所藏方书,潜心探究,终以医名。为医重视理中气,不泥于古。兼工诗,人谓得盛唐体。著书甚多,卒年89岁。

  • 外痛内快

    辨痛证的一种说法。快与痛相对而言。指外部疼痛而内无疼痛,表示邪气实于外。《难经·四十八难》:“外痛内快,为外实内虚。”

  • 胁疔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二。疔疮生于胁部者,证治见疔疮条。

  • 梁权

    【介绍】:参见梁周泰条。

  • 朱篆

    【介绍】:宋代儿科医家。著有儿科专书《孩孺明珠变蒸七疳方论》1卷,已佚。

  • 崩漏下血夹水

    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病因饮食不节,或劳伤形体,损伤脾胃不能摄血归源;或素有心气不足,复因饮酒劳倦,致令心火乘脾所致。症见崩漏下血夹有水湿,或每日水泻一二次,气短,怠惰嗜卧,疲倦乏力。

  • 蒋仪用

    【介绍】:见蒋仪条。

  • 黄帝内经素问详注直讲全集

    见素问直讲条。

  • 江含徵

    【介绍】:见江之兰条。

  • 玉麦须

    见《滇南本草》。即玉米须,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