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诠
参见小儿则条。
参见小儿则条。
出《徐表南州记》。为补骨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朱仁康《实用外科中药治疗学》。指圆癣之形小者。详该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六。天门冬、黄芩、橘红、海蛤粉、栝蒌仁各一两,芒硝、香附(盐水炒)、桔梗、连翘各五钱,青黛二钱。为细末,入姜汁少许,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嚼烂开水送下。治热痰郁于心
【介绍】:南宋医生。以医药济世。
与脉象相应的病症。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证,数脉主热证等。
偏产的一种。员从云《产科一得》:“临产儿头偏抵左旁也”。相当于左枕横位。参见偏产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四。又名黄瓜疽、肉龟。指生于背部脊旁的痈,由脾火积毒而成。皮肉色红,状若黄瓜,高肿寸余,长可尺许,四肢麻木,疼痛引心。治疗同外痈,参见有头疽条。
消瘦干燥之意。《灵枢·根结》:“皮肉宛膲而弱也。”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SI。《灵枢·经脉》:“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
病名。清·何梦瑶《妇科辑要》:“子宫脱出又名子肠不收。”详子宫脱垂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