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酱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药性论》。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江西草药》。为鬼针草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名。在腰部者称腰阳关,属督脉;在膝部者称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见各该条。
伤食之一。《杂病源流犀烛·伤食不能食源流》:“至于所伤之物既种种不同,宜各用主治之药。……伤蛋,蔻仁、橘红、豆豉、姜汁。”《张氏医通》卷二:“伤蛋满闷,姜汁蒜泥。”参见伤食条。
病名。《明易妇产诸证医方》:“胎鸣即子啼也。”详子啼条。
十二经脉之一。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阴肾经,见该条。
是一种与病气上下相反的治法。《素问·五常政大论》:“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指病证的表现、部位偏于上,从临床主证所在部位以下的脏腑或体表,用药物或针灸进行治疗。如呃逆、反胃由于阳明府实者,用承气汤法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多由风热邪毒壅塞心肺二经所致。症见舌根肿硬,两旁糜烂。《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风热湿毒,或因风劳酒色而起。下颏俱肿,口噤舌卷肿大,上有筋如蚯蚓之状,生黄刺白胎,如咬牙不
见《浙江中药手册》。即鱼脑石,详该条。
金代医官职称。为御药院低等医官,官阶从九品。参见御药院条。
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扶突,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