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鬼穴

猜你喜欢

  • 水疱

    即水痘,详该条。

  • 扬刺

    古刺法。十二刺之一。《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指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大的针刺方法。其法正中刺一针,四傍各刺一针,均用浅刺法。这种刺法扬散浮浅,故名扬刺。

  • 屈骨端

    即曲骨穴。《千金要方》:“失精,五脏虚竭,灸屈骨端五十壮,阴上横骨中央宛曲如却月中央是也。”

  • 五更头晕

    病证名。指头部昏晕常在五更时发作。《慎斋遗书》卷九:“五更头晕,阳气不足也。盖阳主动,动则阳气上升,故不晕。五更静极,阳气虚则潜于下,不足于上,所以晕也。”参头晕、阳虚眩晕、晨晕条。

  • 苦温平燥

    治法之一。治疗外感凉燥表证的方法。《素问·至真要大论》:“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用药如杏仁、陈皮、苏叶、半夏、枳壳、前胡、桔梗等,代表方如杏苏散。

  • 菊人医话

    书名。张菊人撰。本书汇集作者多年临床治案和经验论述,分温热病,风、劳、鼓、膈四大症,医案选案三部分。作者强调对古典医著原理则应着重领会其精神实质,在实践中创造性地灵活运用;用药治病必须因地、因时、因人

  • 马裆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分开呈内八字形,屈膝下蹲,两手后伸,挺肘翘掌,四指并拢,拇指外分,挺胸收腹,两目平视,呼吸随意。

  • 吹舌喉风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卷下。此症因感受风热,或劳力,或饮酒厚味,或郁怒而生。症见喉下及腮下俱肿,舌卷硬顶上腭;咽喉肿痛难咽,或身发寒热。舌苔厚,脉数等。治宜疏风解毒,消肿利咽。可选用三黄凉膈散加荆

  • 冲为血海

    冲,指冲脉;血海,指十二经脉之海。《灵枢·海论》:“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冲脉是十二经脉气血会聚的要冲,有调节诸经气血的作用,其脉起于胞中,与妇女月经来潮有密切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

  • 指目

    用指尖按脉脊的一种切脉法。因为指尖感觉敏锐,当用一般切脉法不够满意时,采用此法以校正脉象,获取进一步的脉诊印象。《脉说》:“……必以指端棱起如线者,名曰指目,以按脉之脊,不啻睛之视物……。”但应注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