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骨鲠

骨鲠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诸骨(鸡、鱼、猪等骨)因饮食不慎而鲠于咽喉,或误入食道或气道。症见咽喉刺痛不已,吞咽困难,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若疼痛加剧、发热恶寒者,则系合并感染。若异物误入气道者,症见剧烈之阵发性呛咳,或咳出血液,甚至可因急性喉阻塞而窒息。如异物停于咽部、喉部可以镊子取出;如异物入气道或食道,则须借助气管镜、食管镜取出。古人曾以:①威灵仙草果砂仁、白糖、水、醋各半煎汤、频频咽下。②白茯苓贯众甘草等分,共研细末,米饮调服3克。③象牙磨水频咽等以治骨鲠。

猜你喜欢

  • 照白杜鹃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照山白之别名,详该条。

  • 直肠痢

    病名。指痢疾之随食随痢者。清·陆子贤《六因条辨》:“伏暑痢色如冻,杂如水谷,肛垂里急,随食随痢,完谷不化,此直肠痢也。”治宜温脾涩肠为主,如桃花汤、赤石脂禹余粮丸、补中益气汤等方。参见痢疾条。

  • 十二经标本

    见六经标本条。

  • 独取寸口

    脉诊方法之一,指单独按诊寸口部的诊脉方法。《内经》所载的诊脉方法有三部九候遍诊法、人迎气口同诊法和独取寸口法三种,由于寸口部是“脉之大会,手太阴之动脉”,可以“决五脏六腑死生吉凶”(《难经·一难》),

  • 萸芍熟地汤

    《辨证录》卷十方。熟地黄二两,山茱萸、白芍药各一两。水煎服。治肝肾阴虚,不能养心,至夜口干舌燥,心烦失眠。

  • 喉中结块

    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多由七情郁结,气滞血瘀,痰浊凝聚所致。喉间结硬块,状如龙眼,胀塞于喉,致呼吸障碍,饮食难进。治宜解郁疏肝,消肿散结。可选用柴胡疏肝散、桃红四物汤等加减。或结合全身情况

  • 九姜连

    ①见《峨眉山药用植物》,为山姜之别名。②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廉姜之别名。各详该条。

  • 蓝藤

    见《湖南野生植物》。为昆明鸡血藤之别名,详该条。

  • 保婴大全

    参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条。

  • 土瘿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指因水土因素而发的瘿病。参见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