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痘接种法之一。取痘痂20~30粒,研为细末,和净水或人乳三、五滴,调匀,用新棉摊薄片,裹所调痘苗在内,捏成枣核样,以线拴之,塞入鼻孔内,12小时后取出。通常至七日发热见痘,为种痘成功。此法为我国古代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益气解表条。
见清·叶小峰《本草再新》。为釜脐墨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①指黑睛的外伤,“谓被物触打在风轮”(《张氏医通》卷八)。②泛指眼珠的损伤。
见《药材学》。为松节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喉科泄秘》卷上,即崩砂疳口风。详该条。
指脏腑及肢体分布于面部的色诊部位。分法很不一致。《灵枢·五色》以面部中央部位(自眉心至鼻端)分属五脏,六腑则分挟于两旁,其余头面、咽喉、四肢等各向上下内外依次排列。《素问·刺热篇》又以左颊配肝,右颊配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资生经》等作池头。即温溜,见该条。
即拔罐法。见《外科正宗》卷二:“脑疽应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