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名。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两侧胁部里急牵紧。参胁痛里急条。
病名。①疟疾之一。《素问·疟论》:“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曰温疟。”后世论温疟,复有以下几种说法:①因素有伏热,复感疟邪所致者。《金匮要略》:“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
【介绍】:见丁福保条。
即出针,《素问·针解》:“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见出针条。
指神气的耗散与恢复。《灵枢·九针十二原》:“观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二。指耳根生疮痈而疼痛。参见耳根痈条。
即肝阳上亢。肝气以疏泄、畅达为顺,升泄太过则亢,亢则逆。若病证表现为上亢,则称上逆。此外,也有表现为横逆而乘脾,下逆则睾肿、疝痛等。参见肝阳上亢条。
病名。系生于胁部之无头疽。出《外科理例》卷四。由足厥阴肝经郁火积聚而发。初起如梅李,坚硬平塌,漫肿木疼,不红不热,成脓迟缓,溃后脓水清稀,早期治宜柴胡清肝汤,溃后托里消毒散内服。余同溃疡治疗。
元代医官职称。系医学提举司之主要官员,只设1人,始设于1272年(至元九年),官阶从五品。
指食量过大导致的五种病患。敖英《东谷赘言》:“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修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