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湖南药物志》。为雪里开之别名,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垂盆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李氏草秘》。为金荞麦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夜光丸第二方,见夜光丸条。
病名。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即惊厥。以搐、搦、掣、颤、反、引、窜、视等八个主要证候为其特征。多见于5岁以下的幼儿,7岁以上的则逐渐减少,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病情变化极快,多危及生命。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
病证名。《女科知要》:“孕妇肾气不足,胞脏下压膀胱,不可约束,宜桑螵蛸、益智等为末,米饮调下。膀胱有热者,宜白薇,芍药为末,酒调下,或加味逍遥散。”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经行先期。详该条。
病证名。五般聤耳之一。《疡医大全》:“耳内虚鸣,常出青脓。”即震耳。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志》。为吉祥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伤寒论》。为淡豆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