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药志》。为虻虫之别名,详该条。
见清·赵楷《百草镜》。即浙贝母,详该条。
书名。见《宋史·艺文志》。2卷。宋·刘彝撰。据《宋史》刘彝本传记载:“刘彝……知虔州,俗尚巫鬼,不事医药,彝著《正俗方》以训斥淫巫三千七百家,使以医易巫,俗遂变。”原书已佚。
证名。出《素问·阴阳别论》。又称下血。指血经肛门而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故曰便血。”便血多由湿热、积滞、结毒侵袭肠
见《兰室秘藏·眼耳鼻门》。即助阳和血补气汤,见该条。
见《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即涕。详该条。
【介绍】:见袁句条。
《症因脉治》卷三方。川黄连、甘草、桑白皮、地骨皮。水煎服。治肺热腹胀,心火刑金者。
小儿推拿方法名。见天河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山大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