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傅青主女科》。不孕症型之一。即胞寒不孕。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漆大姑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针灸医生。籍贯不详。精通针法,善用补泻法治病。
见顾膺陀《妇科集·调经类》。即经来狂言谵语。详该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碎米柴之别名,详该条。
见妇人良方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三。即分娩。详该条。
病名。见《疡医准绳》卷四。系生于足三里穴处之痈疽。多由劳损伤筋,胃热壅结而成。初肿形如牛眼,拘急冷疼,其色青黑,渐增肿痛,一般五、七日破溃,出紫血,次出稀脓。宜内服加味三星汤,外用太极黑铅膏。余参见外
宋代太医局培养医生设立之科目。即大方脉、小方脉、风科、眼科、疮肿兼折疡、产科、口齿兼咽喉科、针兼灸科、金镞兼书禁科。
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分皮腠、肌腠、粗理、细理、小理、膲理等。是渗泄体液,流通气血的门户,有抗御外邪内侵的功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发腠理。”《金匮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