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物灸
即间接灸。见该条。
即间接灸。见该条。
【介绍】:见张锡驹条。
见《泉州本草》。为蚌泪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痛渴、三消,为津液枯燥,虚热内盛的病证。临床以口渴、饮多、食多、尿多而消瘦为特征。《幼科铁镜》:“三消之症,实热者少,虚热者多,不足之症……始而心肺消渴,或脾胃消中,或肾水消浊。传染日久,
书名。为我国最早的炼丹书。葛洪《神仙传》认为系汉·魏伯阳的著作。书中以《易经》的卦象术语讲述炼丹的方法。以坎、离、水、火、龙、虎、铅、汞为中心,并以阴阳五行、早晚时刻相配合。
疝之别称。出《奇效良方》卷四十七。详疝条。
古刺法名。十二刺之一。又称三刺。《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指治疗痹症,寒邪稽留范围较小而又较深的针刺方法。其法当病处直下一针,左右两
即春、夏、长夏、秋、冬。《灵枢·五阅五使》:“脉出于气口,色见于明堂,五色更出,以应五时,各如其常。”
见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条。
书名。2卷。清·齐秉慧(有堂)撰于1806年。本书记述了齐氏临证经验。上卷论病证,辨析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经治病;下卷杂证诸法及药性。其中有效经验方及单方可供借鉴。本书收入《齐氏医书四种》中。
见《药材资料汇编》。为雄黄之处方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