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求
【介绍】:
见陈治条。
【介绍】:
见陈治条。
方书。秦伯未编。中药膏滋方专著。上编通论膏滋方效用、剂量、煎服法、禁忌;下编列咳嗽、痰饮、吐血、遗精等16类病证,27则医案每案附膏滋方一首。1929年由上海中医书局出版排印本。
【生卒】:九世纪【介绍】:真实姓名不可考,系扬州一术士,因家中失火,延及千户,被扬州最高当局高骈判死刑。后因献出治疗大风(麻风病)的技术而成为上客。他长于以乳香酒为“麻醉药”,进行手术治疗。
即奇命。见该条。
即盘肠生。《杜氏女科辑要》:“临产子肠先出,产后肠不收,名曰盘肠献花。”详盘肠生条。
见《四川中药志》。即红花,详该条。
①指中暑病。《金匮要略·痉湿暍病脉证并治》:“太阳中热者,喝是也。”参见暍、中暑条。②指胸中烦热的症状。《素问·气交变大论》:“中热,肩背热。”王冰注:“中热,谓胸心之中也。背,谓胸中之府,肩接近之,
病证名。见高淑濂《胎产方案》。因产时去血过多,经脉空虚以致半身不遂,手足麻木不仁,拘挛不知痛痒。治宜补气养血。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补阳还五汤。切勿误认为风症,妄用祛风散血燥烈等药。
温通经络、祛散寒邪的治法。①寒邪凝滞经络,肢体关节疼痛,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行走不便,常用麻黄、桂枝、苍术、制川乌、附子、细辛、千年健等药。②伤寒寒中少阴之经,外连太阳之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温少阴之
病名。出《素问·五脏生成篇》。宋以前,咳、嗽同义。《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多因外
【介绍】:唐代医学家。撰有《本草括要诗》3卷、《藏府通元赋》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