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学大辞典》。为菟丝之别名,详该条。
出《吴普本草》。为麻蕡之别名,详该条。
见《证治准绳》。即白及,详该条。
【介绍】:见胡宪丰条。
见证治百问条。
见针灸集成条。
病名。见《喉科秘旨》卷上。喉风之因于酒毒者,故名。症见喉关内肿痛色红、或黄、饮食难咽,面部红赤,或目睛上视,发热恶寒,头痛项强。治宜清热除湿,解酒毒。用葛根、栀子、花粉、茵陈、车前草、丹皮、枳椇子、薄
眼科手术器械。钢铁制作(见图120)。剪除胬肉、血筋、皮、膜等。图120
病证名。指病者自我感觉喉中有腥味。又名喉中腥臭。《卫生宝鉴》卷十一:“因劳心过度,肺气有伤,以致气出腥臭,唾涕稠粘,口舌干燥。”临证宜审脉证,随证治疗。
【介绍】:南宋医家。字霖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翰林医官靳从谦之子,著《本草会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