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经穴名。代号ST29。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溪穴。属足阳明胃经。位于腹部,脐下4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布有髂腹下神经,外侧有腹壁
外治法之一。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二。即用以除去各类痈疽、疮疡溃后之腐肉脓毒的方法。临证若病程长,溃疡面积大,腐肉多,则应手术切除,若面积小,可外用提脓去腐药,如五五丹直撒在溃疡面上,或掺于膏药、油膏上
【介绍】:见金义孙条。
【介绍】:见顾观光条。
《证治准绳·幼科》集三方。金银花一两,甘草节五钱,黄芪、炒皂角刺、当归各三钱,乳香、没药各二钱。为末,每服二钱,酒煎或温酒调下,若婴儿病,乳母亦服用。治痈疽疮毒。如疮已溃、肿毒已止者,去乳香、没药、金
病证名。《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女子逆经之证,乃血逆上行,冲灌瞳人,以致满眼赤涩。”即室女逆经,详该条。
书名。清·王九峰撰于清嘉庆年间。全书分阴亏、血症等16门。王氏以治内科妇科虚证为多,治法以调理见长。
出《素问·藏气法时论》。助,佐助。《本草纲目》:“辅助粒食,以养民生”。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脱证的一种。《张氏医通·脱》:“上脱者,皆是思虑伤神,其人多汗,面如渥丹,妄见妄闻,如有神灵,闭目转盼,觉身非己有,恍若离魂者然。”详脱条。
见下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