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锁子骨伤

锁子骨伤

病名。见《医宗金鉴》卷八十八。锁子骨锁骨。多因跌坠、撞击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压之加剧,可有骨声,头倾斜于患侧,下颌偏向健侧,患侧上肢活动受限。折端移位者,治宜手法整复,给予固定;无移位者,仅需固定,患侧上肢用颈吊带。内服复元活血汤七厘散,肿痛减轻后改服接骨丸、正骨紫金丹;后期服补筋丸,用海桐皮汤外洗,配合功能锻炼。

猜你喜欢

  • 天柱骨倒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颈项病源流》。指小儿颈项软弱无力,头向下垂不能抬起的证候。天柱骨即颈椎。项为督脉及足太阳经脉所过。天柱骨倒,见于胎禀不足,或病后阴虚及督脉空虚的病者。治宜滋阴益髓,用六味地黄

  • 诸虫

    泛指人体各种寄生虫病。古医籍记载的多指肠道寄生虫。

  • 道刺

    出《针灸甲乙经》。即远道刺。见该条。

  • 溃疡丸三号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15克,川楝子、延胡索、赤芍药各9克,桃仁6克,蒲黄3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瘀血型溃疡病,症见痛有定处,痛如针刺,

  • 臆骨

    骨名。即胸骨。详该条。

  • 三十三号巽象方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三香丸,见该条。

  • 怀中抱月

    练功方法之一。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手交叉于胸前,向两侧分开后,指端向下,掌心朝内,上身略前倾,两手由上向下如抱物状,再向下而上徐徐抄起,仍收回至胸前交叉。

  • 饮食劳倦

    内伤病因的一类。包括饮食失调和劳倦过度,是内伤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脾胃论》认为“饮食不节则胃病”,“形体劳役则脾病”,并立“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一节,专论饮食劳倦所致的内伤疾病的病理。

  • 徐纯卿

    【介绍】:明代医家。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年轻时读书,学习易理并钻研医学。曾获得秘方,施药救人,到八十岁仍手不释卷。著有《纫元医案》,已佚。

  • 胎前动红

    病证名。指胎动不安,阴道流血。《女科秘要》卷二:“此因失跌动伤,恶血破来,如水流水止,急用胶艾汤,以止其血;再服安胎散(阿胶、人参、茯苓、当归、生地、川芎、甘草、小茴、八角茴)以护其胎。然此症孕妇形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