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钟吕传道集

钟吕传道集

气功学专著,唐·施肩吾撰。本书是唐代有影响的气功学名著,也是应用气功延缓衰老,防治老年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的重要文献资料。作者除继承发展了唐以前气功学成就之外,还有创新和补充,体现了唐代气功的特点。相传为吕嵒与其师钟离权讨论内丹术的内容,并经其徒施肩吾整理而成。书中虽有道家不实之词及浮泛难通之理,但中心明确,主线稳定,文辞清明,承前启后,对今天的气功学研究和实践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针灸要旨

    见针灸素难要旨条。

  • 太乙神针集解

    见太乙神针条。

  • 蚁蛳

    见《动物学大辞典》。为地牯牛之别名。详该条。

  • 痰火怔忡

    怔忡之一。见《类证治裁》卷四。《丹溪心法·惊悸怔忡》:“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本证可见于阵发性心动过速、神经官能症等疾病。治宜化痰、清火、镇心,用参胡温胆汤、金箔镇心丸等方。参见怔忡条。

  • 湿困脾阳

    指水湿影响脾阳运化功能的病变。与脾虚湿困的病机稍有差异,但主要证候大致相同。脾虚湿困,是因脾虚导致水湿困阻,脾虚是发病的关键。治宜健脾为主,结合燥湿。湿困脾阳,湿是发病的关键,治宜燥湿利湿为主,湿去则

  • 鼻洪

    病证名。《大明诸家本草》:“茜草,……止鼻洪。”指鼻衄之甚者。参见鼻大衄条。

  • 善眠

    证名。时常困倦欲眠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参见嗜卧、多寐、多卧、多眠条。

  • 少府

    经穴名。代号HT8。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阴心经。荥(火)穴。位于手掌第四、五掌骨之间,平劳宫穴。布有来自尺神经的第四指掌侧总神经和指掌侧总动、静脉。主治胸痛,心悸,小指拘挛,掌中热,皮肤瘙痒,小便

  • 肝盛

    即肝气盛。详该条。

  • 飞阳之脉

    ①指足太阳之别。《素问·刺腰痛论》:“飞阳之脉,令人腰痛,痛上拂拂然,甚则悲以恐。”张志聪注:“足太阳之别名曰飞阳,去踝七寸,别走少阴。”②指阴维脉。王冰注:“飞阳之脉,是阴维之脉也,去内踝上同身寸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