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本经逢原》。为葎草之别名,详该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书名。2卷。清·柯琴撰。本书专论《伤寒论》方,在不同程度上结合病因、病理及脉证阐述方义及其适应症。可供研究《伤寒论》方剂的参考。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由于性急多怒,因郁而气血俱热,以致热灼伤津,阴血枯竭而患经闭不行。治宜清热解郁。方用四物汤加黄芩、黄连、柴胡、香附。
经穴别名。出《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作肠山。即承山,见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为百草霜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宋代医家。撰有《圣济经解义》10卷,已佚。
【介绍】:见冯时可条。
①即津。详该条。②津,津液;气,阳气。如热伤津气,即津液与阳气两伤。
【生卒】:十七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赓六,号慎斋,槜李(在浙江嘉兴西南)人,辑有《医学经纶》等书,后又撰《女科经纶》一书。认为妇女病四诊有所难尽,而妇人之病,莫重于月经、胎产、崩淋、带下等症,故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