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金针

金针

眼科手术器械。用以拨治圆翳内障。其制作形式不一。①见《目科正宗》。赤金制作,长约三寸,针身长寸余,粗若鞋底针,尖端细如绣花针而圆锐滑泽,以坚细中空慈竹为柄,针根用银镶固(见图88-1)。②见《审视瑶函》。以紫檀花梨木或犀角为柄,长约二寸八九分,粗如弓弦,柄两端钻眼约三四分,赤金抽粗丝长约寸许,用生面调生漆嵌入柄眼内,外端余六七分,略尖不可太锋利(见图88-2)。今之拨障针,即由古代金针改进而成。

图88-1

图88-2

猜你喜欢

  • 河白草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杠板归之别名,详该条。

  • 脉诀规正

    见删注脉诀规正条。

  • 痞热

    病证名。小儿食积成痞而致发热者。《幼科指南》:“痞热者,由饮食不清,伏结于内,致成痞块,以生内热,熏灼于外。”宜以消积清热为治。

  • 证候分类

    各种疾病所出现的证候,通常有其一定的规律性,在四诊的基础上,把这些具有规律性的证候,系统地分别归纳为若干类型,作为识别疾病的一种方法。如伤寒的六经证候,温病的卫、气、营、血证候,都是属于这种分类方法。

  • ①指疾病呈相持状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五常之气……暴者为病甚,徐者为病持。”②指切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持脉有道,虚静为保。”③指操作针刺术。《灵枢·邪客》:“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

  • 洗眼法

    中医眼科外治方法。见《外台秘要》卷二十一。以清水、淡盐水或药物煎水,洗涤眼部。适用于外障眼疾刺痒多痂、眵泪胶粘等症。

  • 王鞠坪

    【介绍】:见王德森条。

  • 怀山药

    见《药物出产辨》。为山药之处方名,详该条。

  • 平补

    补法之一。属缓补法。即用甘平和缓的补益药治疗疾病,多用于上焦久病、体质虚弱、病势发展较慢者。如心虚血少,惊悸失眠,用平补正心丸。

  • 阳明经脚气

    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阳明胃经而成的脚气。症见寒热,呻欠,口鼻干,腹胀,髀膝膑中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趾内间皆痛。若风胜者,自汗;寒胜者,无汗、痛甚;暑胜者,热烦;湿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