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滇南本草》。为法罗海之别名,详该条。
构成面颅的骨块,包括上腭骨、颊车骨、颧骨、鼻骨、泪骨、甲介骨、口盖骨、鼻柱骨、舌骨等。详上腭及各骨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肩胛疽,见该条。
古人总结产后调养的四件注意事项。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一曰静,二曰淡(咸伤肾后而绝产,酸伤肝行步艰难,煎炒厚味伤脾),三曰乐(乐则血气易和),四曰坐(使血不上攻)。
见《广东中药》。为土荆芥之别名,详该条。
《素女经》:“女人阴深一寸曰琴絃。”即阴道内一寸处。
见《药材学》。为饴糖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厥逆头痛的别称。见《世医得效方》卷十。详厥逆头痛条。
病名。见《证治准绳·杂病》。又名椒疡。多因眼部不洁,受风热毒邪侵袭,加之脾胃素有湿热,致眼睑脉络壅滞,气血失和而发。症见眼睑内面发生红色细小颗粒,状如花椒。自觉眼部沙涩痒痛,羞明流泪等。相当于今之沙眼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