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即大黄散第一方,见大黄散条。
见《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为菊苣之维吾尔族名,详该条。
见中西医粹条。
病名。指肺部发生的痈疡。《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一名肺雍。多由外感风热邪毒,或风寒化热蕴肺,肺受热灼,热壅血
病名。见《外科活人定本》卷二。即瘰疬。详该条。
又称宣白。宣通肺气的方法。肺气不利表现为咳嗽、气喘、痰多,用麻黄、北杏仁、桔梗、紫菀、紫苏之类开通肺气,化痰止咳。
是炼的异体字。详炼眉疮条。
《杂病源流犀烛·面部门》卷二十三方。薏苡仁、汉防己、赤小豆、炙甘草各一钱半。水煎服。治风热及唇核。
见《中药志》。即高良姜,详该条。
古病名。见《圣济总录》卷八十四。又名瘴毒脚气。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