蹉理症
见清·曾鼎《妇科指归》。指差经。详该条。
见清·曾鼎《妇科指归》。指差经。详该条。
指五脏六腑所属的十一条经脉。《难经·二十五难》杨玄操注:“五藏六府各一脉,为十一脉。”早期的经脉学著作马王堆汉墓《阴阳十一脉灸经》已载足太阳、足少阳、足阳明、足少阴、足太阴、足厥阴手太阴、手少阴、手太
【介绍】:见卢复条。
【介绍】:南北朝至隋初医生,河内野王(今河南境内)人,精于诊脉,善用针灸治病。
八方。《素问·上古天真论》:“视听八达之外。”
挛证之一。见《证治准绳·杂病》。详挛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热夜啼。详该条。
见《中药志》。为猪牙皂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指易惊善恐或因惊致恐之意。出《金匮要略·奔豚气病脉证治》。《金匮要略心典》:“惊怖即惊恐,盖病从惊得,而惊气即为病气也。”详惊、善恐条。
阴阳相乘脉象。浮滑洪数一类的阳脉,出现在属阴的尺部,称阳乘阴。《难经·二十难》:“脉居阴部而反阳脉见者,为阳乘阴也。”
【生卒】:十八世纪【介绍】:清代医家。字遵程。浙江海盐人。年轻时攻考科举,并读家藏医书,后行医,在当时以医术著名。所著《本草从新》(1757年)是对汪昂《本草备要》的增补;《伤寒分经》是对喻嘉言《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