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伤寒》帙三。即栀子仁汤,见该条。
见《中药临床应用》。为黑大豆皮之别名,详该条。
肝热盛之实证。《千金要方》:“左手关上脉阴实者,足厥阴经也。病苦心下坚满,常两胁痛,息忿忿如怒状,名曰肝实热也。”治宜清泄肝热结合疏肝解郁。
皮肤针疗法之一,因使用滚刺筒进行刺激故名。参见滚针筒条。
腰痛之一。又称痰注腰痛。见《丹溪心法·腰痛》。详痰注腰痛条。
病名。①亦作肾痟、下消。《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三:“饮水随饮便下,小便味甘而白浊,腰腿消瘦者,肾痛也。”即下消,详见该条。②指强中。《张氏医通·杂门》:“肾消之病,古曰强中,又名内消。”详强中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多由饮食不节,脾经积火成毒而发。指有头疽生于胸胁部食窦穴(第五肋间,前正中线旁开六寸)处。证治见有头疽及膻中疽条。
病证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风牵斜。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即手发背。见该条。
麻风专著。2卷。清·萧晓亭撰。刊于1796年。书中引录古代有关文献,论述了麻风病的病源、症状、36种类型的麻风病辨证治疗,以及麻风病的各种疗法。本书后收入《珍本医书集成》。建国后有排印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