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证治合参

证治合参

综合性医书。18卷。清·叶盛辑。刊于1729年。本书系选录《内经》及历代医书分门别类整理的资料汇辑。卷1~2阐述脏腑病机四诊、用药等;卷3~17为内、妇、儿、外科疾病证治,每病先列证候,次列治法脉象、方药、并附方解;卷18食物单方。全书纲目清晰,资料比较丰富。

猜你喜欢

  • 解剖

    指用器械剖割尸体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已开始有解剖知识。《灵枢·经水》:“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

  • 曲周

    相当于颊车穴。又称曲隅。《灵枢·杂病》:“顑(顋)痛,刺足阳明曲周动脉见血,立已。”马元台注:“此穴在耳下曲额端,动脉环绕一周,故曰曲周也。”

  • 下横骨

    骨名。又名横骨、盖骨。即耻骨上支。

  • 周身脱皮

    见《验方新编》卷五。即脱壳。详该条。

  • 蜈蚣蒿

    见《陕西中草药》。为洋蓍草之别名,详该条。

  • 腧穴

    腧,通输,有输注的含义;穴,有空隙的意思。泛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文献上还有“气穴”、“孔穴”、“骨空”“穴位”“穴道”等不同名称。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它能反应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

  • 大运

    运气学说术语,见《类经图翼》,即“中运”,详该条。

  • 眉发

    病名。出《疡科心得集》卷上。即眉疽。见该条。

  • 百日内嗽

    出《幼科发挥》。即百晬内嗽,详该条。

  • 嗽唾脓痰

    证名。又名嗽吐脓痰。小儿咳嗽而咯脓痰的病证。多为感受风热邪毒,熏灼于肺,痰热内蕴,热壅血瘀,蕴酿成脓所致。可用桔梗汤,或苇茎汤加鱼腥草、红藤、银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