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裴煜

裴煜

【介绍】:

唐代道家、医生。撰有《延寿赤书》1卷。

猜你喜欢

  • 蕨薯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马骝卵之别名,详该条。

  • 皮巡

    东汉医官,约生活于公元一世纪。太医。一日从猎上林苑,暮宿殿门下,寒疝病发,告人以火熨其背。因求火不得,大臣邓训以口嘘背,同辈共嘘,至朝遂愈。

  • 顿呛

    病名。指阵发性连咳不已的咳嗽。《医学真传·咳嗽》:“咳嗽,俗名曰呛,连咳不已,谓之顿呛。顿呛者,一气连呛二三十声,少则十数声,呛则头倾胸曲,甚则手足拘挛,痰从口出,涕泣相随,从膺胸而下应予少腹。大人患

  • 即肛门。详该条。

  • 肤翳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二:“若眼睛上但有物如绳翅之薄,则谓之肤翳,此翳之轻者也。”参见翳条。

  • 骨鲠

    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六。诸骨(鸡、鱼、猪等骨)因饮食不慎而鲠于咽喉,或误入食道或气道。症见咽喉刺痛不已,吞咽困难,甚或唾液和食物中混有鲜血呕出;若疼痛加剧、发热恶寒者,则系合并感染。若异物误入气道

  • 海金沙藤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即海金沙草,详该条。

  • 外阴搔痒

    即阴痒。详该条。

  • 肠山

    见伤山条。

  • 喉科

    临床分科名称。见《喉科指掌》。系指传统医学论治咽喉、口齿病的专门学科。又叫咽喉科、喉咙科、咽喉口齿科。早在唐代太医署中便设有耳目口齿科,为中医五官科的雏形。随着祖国医学的发展,对喉科病的认识也日益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