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字典>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行迟

行迟

五迟之一。出《小儿药证直诀》。《证治准绳·幼科》:“凡儿生至周岁三百六十日,膝骨成,乃能行。”小儿周岁以后甚至二、三岁还不能步行者为行迟。肝主筋肾主骨,小儿肝肾不足,或哺养失宜,脾胃虚弱元气不充,影响筋骨的发育,故迟迟不能行动。肝肾虚弱者,宜滋补肝肾,用六味地黄丸鹿胶牛膝之类;元气不足者,宜补益元气,用调元散。

猜你喜欢

  • 脂肥

    指肌肉、脂肪肥厚的人。《素问·异法方宜论》:“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

  • 蛇头蓼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赤胫散之别名,详该条。

  • 夭然不泽

    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 疫疠皰疮

    出《诸病源候论》卷十。即痘疮。详该条。

  • 留行子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为王不留行之处方名,详该条。

  • 鬼排

    古病名。见《肘后备急方》卷一。即鬼击。详该条。

  • 五脏病

    出《小儿药证直诀》。五脏的病理变化及临床证候,包括心病、肝病、脾病、肺病、肾病。详各条。

  • 千里及

    出《本草拾遗》。为千里光之别名,详该条。

  • 吊菜子

    见《广州植物志》。为茄子之别名,详该条。

  • 橛骨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长强。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