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病名。属怔忡之类。掣,牵引。以心悸掣动为主症,故名。多因心气虚寒,或胆与三焦之火传心所致。症见心动不宁,有牵引、紧缩感,甚则作痛,伴少气,咳呛或便泄。《素问·阴阳别论》:“一阳发病,少气,善咳,善泄
出《本草经集注》。为紫苏子之简称,详该条。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油柑叶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食瘥的俗称,见《证治准绳·杂病》。详心瘥、食瘥条。
见中西汇通医经精义条。
病名。见《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此症因伤寒遗毒不散,八、九日后,喉中肿闭,皆因热毒入于心脾二经之故。急服四七汤二、三剂。”参见喉闭条。
病名。即鼠疫。《鼠疫抉微》:“鼠疫又名核瘟,言是症之必见结核也。”详鼠疫条。
舌苔黄而中见黑滑苔,为阳明府实证,若有腹痛便秘,虽然苔不干燥,仍可使用下法(见《伤寒舌鉴》)。
出《名医别录》。为败酱草之别名,详该条。
皮肤纹理细小致密。《灵枢·本脏》:“赤色小理者,心小。”